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

收藏
留言
當比賽結束的哨聲響起,勇士四比二淘汰騎士的霎那,我的心中感觸良多,倒不是一代新人換舊人的感慨,而是當年共同許下的願景現在已經完成了五分之三,縱使未來有機會達到五分之四,但是剩下的五分之一卻永遠遺失了。



2005-2006球季,在Amr’e Stoudemire長期缺賽的情況下,太陽反倒打出了54勝28敗的戰績傲視太平洋組的戰績,Mike D’Antoni「七秒進攻」的哲學成就了太陽的跑轟,更使Nash拿下生涯第二座MVP,而我就是在那一年開始注意太陽隊,他們平均身高不高,但是他們成功地詮釋「以速度對抗高度」,運用反快攻以及加快球的流動為球隊帶來大量分數,當對手防守外拉時就利用擋拆創造進攻空間,而當對手防守內縮時則用綿密的三分火網迎頭痛擊,這樣的進攻邏輯仍被沿用至現今勇士隊的進攻體系中,也是拜Steve Kerr曾在太陽當過總管所賜,Draymond Green就曾說剛開始Kerr要其學習Boris Diaw的球風藉以融入球隊。但是相較於太陽,勇士更強調防守,這一點並不像當年太陽「就算被失掉100分,只要拿101分就能贏」的思維,然而「重攻輕守」的球風卻在當年深深地抓住我的心。原因無它,因為看起來很爽!

請繼續往下閱讀



2006-2007球季, Stoudemire強勢回歸,Stoudemire的勁爆體能讓太陽的快打旋風更上層樓,當時看太陽隊打球真的是件非常過癮的事,本來認為他們能夠趁勢登頂,但這個夢卻被Horry的屁股馬刺隊無情地戳破了,最終馬刺僅僅用了四場比賽就把未來留給LeBron,那時的我雖然失望但也相信太陽明年肯定能捲土重來,卻不知道瓦解的鐘聲已悄悄響起。


Shaquille O’Neal換Shawn Marion的交易案,是縱使現在勇士戰績再好,我還是無法打從心底喜歡Steve Kerr的原因,能理解當初留不住打出明星身價的Marion,而且基於市場侷限、薪資空間被卡死的困境下,必須能省則省以確保操盤彈性,這是合理的策略。但是換來O’Neal把引以為傲的進攻節奏拖慢,禁區的防守強度是有稍微提升,然而以往藍寶堅尼的推進速度越看越像貨櫃車,在快慢之際迷航的太陽就此讓出太平洋組龍頭的位置給補進Pau Gasol 猶如嗑藥般戰力瘋狂竄升的湖人,最後跌跌撞撞地進入季後賽,被宿敵馬刺輕鬆掃地出門,還順便掃掉了Mike D’Antoni的烏紗帽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


當年的跑轟,開始變了調。



隨後Raja Bell和Boris Diaw也離開了,本來認為在2008-2009被季後賽拒於門外的時候太陽就應該開始走向遲暮,但誰知道他們卻在2009-2010強勢反彈,靠著Steve Nash、Amr’e Stoudemire以及Leandro Barbosa 帶著Goran Dragić、Rabin Lopez、Jason Richardson等人打出「新跑轟」風風光光地殺進季後賽,更在季後賽以4-0之姿橫掃宿敵馬刺,當時看到某一個文章的標題用「太陽下山明朝依舊爬上來」真的令我感動到快哭出來。



不過,在西區總決賽2-2平手的時候被潘大友(當時的名字Ron Artest)……What the FXXX!!!


好吧!至少這比Robert Horry乾淨…

請繼續往下閱讀


2010年的驚奇似乎是太陽在燃燒殆盡前所散發最後的光和熱,在休賽季Stoudemire東去,Nash和Barbosa 之間的綠帽風雲導致Barbosa 也跟著離開(而後又有報導翻案賣綠帽的其實是Jason Richardson…),夕陽正式來臨,進攻的主導權依然落在越來越老的Nash身上,太陽在季後賽邊緣載浮載沉幾年,之後Nash決定加入湖人為自己的冠軍做最後一搏,也為Nash主導的Run&Gun的時代迎來終焉。



「The Matrix」Shawn Marion在離開太陽後,在邁阿密與多倫多打了兩年,之後加入小牛並且成功地為小牛三號位提供防守能量,縱使已非當年體能絕倫的飛將軍,但依舊能在總決賽對熱火拿出關鍵表現,最終得以一親冠軍芳澤,今年跟隨LeBron

發佈留言